查看原文
其他

[20分钟听本书]《影响力心理学》

听书读书
2024-09-05
关注上方蓝字/每天进步一点点


   


《影响力心理学》


关于作者

菲利普·津巴多,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,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,著名心理学家。在心理学界可谓是响当当的人物,最为人熟知的是,他做了著名的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,实验有效地证明了情境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。    


关于本书

这本书最初的中文版名字叫做《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》,这是社会心理学界公认的一本论述影响力的经典著作。它通过分析影响力背后的技巧,告诉你怎样抵御不需要的影响。这本书里囊括了所有与社会影响有关的理论和经典实验,如果要了解有关社会影响的心理学知识,这本书就是一本绕不过去的经典。


核心观点

我们的理智并不靠谱,很容易被别人的观念同化。了解影响力背后的心理机制才能防止被人洗脑。 


一、行为改变

1. 导致人的从众行为的原因在于,人们想要获得社会认可。

人们改变行为,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从众。所谓的从众,指的是通过情境的压力让人们的行为直接发生改变。

【实验】

心理学家斯坦利·沙克特找来三组大学生,让他们对少年犯应不应该得到宽大处理展开讨论。其中,每一组中都事先安排了一个同谋,他会按照实验人员的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。第一组安排的是一个赞同者,第二组安排的是一个反对者,第三组安排的是个“墙头草”。讨论结束后,研究人员要求这些人对三个同谋进行评价。那个赞成者大家都喜欢,大家也都最讨厌那个反对者。这个实验很能说明一个问题,那就是人们在表面上会采取所谓的规范行为,也就是大多数人公认的做法,仅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喜欢、接纳和尊重。如果你不想被别人拒绝,那么你就只有让你的行为也符合这种规范。

2. 从众行为的另外一个原因,就是获得一种正确感。

作者认为,从人性来讲,审视自己的观点,确认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,这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。

【实验】

心理学家所罗门·阿施让一群大学生来做视觉判断,他们看到的是两张卡片,第一张卡片上有一条标准线段,第二张卡片上有三条长度不等的线段,很明显其中一条跟标准线段一样长,其他两条都明显短了一大截。正常人可以很容易判断。阿施也提前安排了一大堆同谋,一个组里,只有一个是不知情的大学生,另外其他人都是阿施的同谋。阿施要求他们公开说出自己的判断,这个大学生被要求最后一个作答。前面几个视觉判断中同谋的反应都跟正常人一样,他们跟大学生的判断结果是一致的。但是到后来同谋们开始故意说错。结果是,有70%的大学生至少有一次也跟着说出了错误答案。而另外几组没有公开作答,只是私下里写下答案的人,几乎没有犯错。这个实验说明,就因为多数人都认同一件事,即使它很可能是错的,也会引发人们的从众。

从众的成因,人们表现出从众既是为了维持社会认可,也是为了增加他们在不确定环境中正确行动的机会。

3. 想要克服盲从,就是时刻给自己准备一个退出按钮。

【案例】

一个街头推销员正拉着你推销他们的产品,如果你感觉不舒服,不要相信他们的解释,大胆退出。


二、态度改变

1. 认知不协调迫使你改变态度,来缓解不舒服的感觉。

认知不协调指的是,自己的认知和外界的认知不一致,或者自己本身对一件事的认知就不一致。如果在你身上发生了与你本来态度矛盾的行为,你的认知不协调会带来一种不舒服的感觉,迫使你改变态度,来缓解这种不舒服的状态。

【实验】

在大学停车一般都是免费的,如果改成收费的,大部分学生肯定不会愿意。这个实验中,研究人员找来了强烈反对停车收费的学生,让他们每个人写一篇关于停车收费可行性的短文,这些短文会被送到大学政策制定委员会去,供他们做意见参考。实验中,一组学生被要求,不管你的态度如何,只写支持收费的理由,这跟他们的态度明显是相反的。另一组可以有选择空间,实验人员告诉他们,现在委员会收到的意见大都是反对方的,还缺少一些来自支持方的理由。但实验人员也说了,站在哪一方由自己决定。最后,两组学生都写了支持停车收费的理由。写完了短文,再次询问这些学生关于停车收费的态度,第一组没有什么变化,第二组,也就是有选择权的学生大部分转变了态度,由反对变得支持了。

2. 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的态度,那么,你给出的诱导越少越好。

【案例】

一所大学要给心理系学生开一门跨学科的课程,系里大部分老师们都赞同,但是年轻的史密斯教授不认同,如果心理系的系主任想让史密斯在教务会上发表支持言论,他会怎么说呢?利用我们说的认知不协调理论,他要先让史密斯不要发表反对言论,同时还要营造一种自由的氛围,这样才有机会让史密斯改变态度。系主任可以这样说:我说史密斯,你可以尽管说你想说的,毕竟你已经是终身教授了,能够自由表达你的观点。我知道你可能并不同意这个提议,但是,如果一些有思想的老师能够说明这个计划的可取之处,那我认为这对我们系会很有帮助。事实上,用不了几天,史密斯也会自愿教授这门课。因为他找不到反对的有力理由,也不是被你强迫着这么做的,而且既然他都已经公开表示支持了,那一定是他自己就同意这么做的。这一招管用的关键,就在于系主任没有扭住史密斯的胳膊,他的激励是温和的,史密斯也不会感到被强迫,所以才会调整自己的认知不协调,改变态度。


金句

1. 人们在表面上会采取所谓的规范行为,也就是大多数人公认的做法,仅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喜欢、接纳和尊重。如果你能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,那么你就会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对命运的掌控感,就能对自身的能力感到满意。

2. 想要克服盲从,就是时刻给自己准备一个退出按钮。一旦陷入了一种你不熟悉的、感觉被动的情境时,你就要立刻检查你的独立性,发现束缚你的强制规定,做好接受因你的退出而引起麻烦的准备,敢于给自己的心理和身体找到一个出路,然后退出或者大声求救。

3. 想改变别人的态度,让他喜欢被强迫做出的行为,那么,给出的诱导越少越好。因为诱导越强烈,人们就越感觉不到是自由选择的。这个度就在于诱导足以让他接受要求,但是并不会感觉是被强迫的。

4. 如果你已经承诺做了一件违背意愿的事,不要继续坚持愚蠢的一致性,不要怕应付麻烦,承认自己的失误,宁愿承受金钱、精力的损失,别怕丢面子。这样,你就不会因为掩盖自己的错误决定,而强迫自己相信之前的错误行为。



更多【20分钟一本书】
《双城记》
《高盛帝国》
《棉花帝国》
《中国史纲》
《乌合之众》
《大调平器》
《硅谷模式》
《孩子:挑战》
《西方哲学史》
《极简欧洲史》
《帝国与传播》
《权力的悖论》
《财务自由之路》
《上帝掷骰子吗》
《只是为了好玩》
《重新定义管理》
《米开朗基罗传》
《柏拉图的礼法》
《反对谷物文明》
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
《枪炮、病菌与钢铁》
《隋唐帝国形成史论》
《高情商是练出来的》
《如何说孩子才肯学》
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
《万历十五年》(上册)
《万历十五年》(下册)
《火与怒:特朗普白宫内幕》
《大分流:欧洲、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》
-----------↓扫下方二维码关注↓-----------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听书读书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